气象是影响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关键因素之一。气象数据一般分为地面气象数据、高空气象数据和模拟气象数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中推荐的环境空气质量模型如Aermod、Calpuff等均需要输入合适的气象数据,因此气象数据则是环境空气质量模型的基础数据之一。
环境质量数据代表着区域的环境质量现状,也用于光化学网格模型等模型模拟结果的验证,评价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环境空气质量,是环境空气质量模拟所必须的数据。
环境质量数据分为两类,常规监测点数据和补充监测数据。我们这里所说的环境质量数据,即环境主管部门设置的长期环境质量监测点,其监测数据体现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长期的变化,指的是常规监测点数据。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级别常分为国控点、省控点和市控点等级别、包括SO2、NO2、PM10、PM2.5、CO、O3,有的常规监测站点还包括其他污染物,例如工业园区监测站点有的会监测VOC等因子,部分工业园区也设有自己的常规监测站点,监测的因子主要为基本污染物。
环境质量数据提供的服务内容包括逐日环境质量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其中逐日环境质量数据包括基本污染物逐日的浓度数据,可以用于评价基准年的环境质量现状和用于基本污染物数据叠加,采用Excel格式提供。环境统计数据主要为基准年基本污染物的年平均质量浓度和日均保证率质量浓度。满足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叠加的要求,例如SO2的年平均浓度和98%保证率浓度。
地形数据目前多采用90m分辨率的SRTM数据和30m分辨率的ASTER GDEM数据。
SRTM(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由美国太空总署(NASA)和国防部国家测绘局(NIMA)联合测量。2000年2月11日,美国发射的“奋进”号航天飞机上搭载SRTM系统,获取北纬60度至南纬60度之间总面积超过1.19亿平方公里的雷达影像数据,覆盖地球80%以上的陆地表面,共计进行了222小时23分钟的数据采集工作。 SRTM系统获取的雷达影像的数据量约9.8万亿字节。制成了数字地形高程模型(DEM),经过两年多的数据处理,即现在的SRTM地形产品数据。此数据产品2003年开始公开发布。
ASTER GDEM数据由日本METI和美国NASA联合研制并免费面向公众分发。ASTER GDEM数据产品基于“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辐射计(ASTER)”数据计算生成,是目前唯一覆盖全球陆地表面的高分辨率高程影像数据。
地形数据可以从空间地理数据云网站(http://www.gscloud.cn/)下载、除了地形数据,空间地理数据云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目“国家基础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提供支持,免费注册后下载数据,还包括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卫星图片等免费数据。资源非常丰富。
提供环保领域的各类数据服务。主要包括:机动车数据服务、气象数据服务、环境质量数据服务、土地利用数据服务、污染源及碳排放清单服务。
通过建设原始库、主题库、资源库、业务库、知识库、数据资源目录等,实现相关业务数据的查询检索、比对订阅、模型分析、数据推送、数据鉴权、数据管理等功能。